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封麵綜述
魯伯塤/丁澦/費義豔/邢棟合作發表以ATTEC等技術為代表的靶向溶酶體途徑的降解新技術綜述
本論文作為Chemical Society Reviews期刊2022年第21期封麵論文發表
靶向溶酶體降解途徑的主要技術彙總
2022年10月31日,万博英超狼队网官方网 魯伯塤/丁澦、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費義豔和華東師範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邢棟合作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期刊(IF=60.615)以封麵論文的形式發表了題為“Emerging degrader technologies engaging lysosomal pathways”(靶向溶酶體途徑的降解新技術)的重磅綜述論文。過去二十年來,以PROTAC為代表的基於蛋白酶體研發的降解技術飛速發展,但仍存在重大局限。近3年,基於自噬-溶酶體和內體-溶酶體靶向降解領域取得了多項進展,建立了獨立於PROTAC與蛋白酶體的降解技術新領域。本論文作者作為其中代表性技術ATTEC的發明人,受邀撰寫該綜述,全麵係統地從化學和生物學總結了該領域重要研發進展,分析了此類技術開發和設計的核心關鍵,並展望了該領域未來的研究,為推動ATTEC等新興的溶酶體靶向降解技術的發展提供了獨特見解。
本論文共45頁,約34000個單詞,分為8個章節,係統探討了基於自噬的降解技術(ATTEC、AUTAC和AUTOTAC)、以及內體-溶酶體途徑降解技術(LYTAC和MoDE-A)的背景、原理和案例、溶酶體途徑降解劑的作用機製和驗證方法、各類技術靶點的選擇策略、鑒定或設計靶向溶酶體途徑降解劑的策略、以及各類靶向溶酶體途徑降解劑的潛在優勢和局限性。本論文內容詳實豐富,便於讀者係統了解溶酶體靶向降解技術的基本原理、現有案例、發展方向和亟需解決的問題。
2019年,魯伯塤、丁澦、費義豔等組成的合作團隊在Nature發表了靶向自噬-溶酶體的生物大分子靶向降解技術(ATTEC,AuTophagy-TEthering Compounds),相關領域對此項研究給予了高度評價,受多本權威期刊推薦,Nature也在同期配發了專門評論,隨後本論文入選了Nature評選的2019年度十大傑出科技論文。2021年,合作團隊又在Cell Research以封麵論文形式發表了脂滴的靶向降解技術,首次報道了非蛋白質類生物大分子的靶向降解。其後多個國內外研究團隊開發和發展了基於ATTEC原理的靶向降解分子,或其他靶向溶酶體的降解新技術。本綜述論文係統總結並深入分析了該領域代表性技術,並為領域進一步的發展提供了洞見,以期相關技術在近期能有更為蓬勃的發展,通過創新性的技術手段為生物醫學發展、原創藥物研發和提升人民群眾健康水平助力。
Doi: 10.1039/d2cs00624c
原文鏈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2/cs/d2cs0062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