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Death & Disease |李繼喜團隊揭示細胞死亡關鍵蛋白ZBP1在抗病毒免疫中的作用機製

發布時間:2024-07-11瀏覽次數:10


20247月,狗万外围充值 李繼喜教授團隊在《Cell Death & Disease》雜誌發表了題為“ZBP1 condensate formation synergizes Z-NAs recognition and signal transduction”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通過體外和細胞實驗證明,ZBP1Zαβ結構域能結合不同長度的d(CG)n配體;HSVIAV病毒感染後Zαβ能夠形成具有液液相分離的凝聚體。ZBP1RHIM結構域形成典型澱粉樣凝聚體,其核心基序206IQIG209突變會抑製澱粉樣纖維的形成,並阻礙細胞程序性壞死發生和抗病毒免疫的應答信號。本研究發現ZBP1不同結構域可形成凝聚體或澱粉樣結構,並通過二者之間的協同作用實現Z型核酸(Z-NAs)的識別和下遊信號轉導,在應對病毒感染的免疫應答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

Z-DNA結合蛋白1ZBP1DAI)是第一個被發現存在於細胞質中的DNA感知蛋白受體。作為固有免疫應答過程中的關鍵基因,ZBP1通過Zαβ結構域感知Z型核酸刺激,依賴RHIM結構域與RIPK1RIPK3TRIF等蛋白結合,參與泛死亡小體(PANoptosome)組裝,誘導細胞程序性死亡來抵抗病原體侵染。研究也表明ZBP1與熱射病、自身免疫疾病、腸炎、癌症等多種疾病密切相關。

本研究表明ZBP1能夠通過Zαβ結構域響應體內異常Z-NAs刺激後,形成一個液滴狀凝聚體平台,使ZBP1易於通過RHIM結構域進行自身聚集並與下遊蛋白(如RIPK1RIPK3)結合,揭示了ZBP1在應對病原體感染的免疫反應中的具體調控機製。李繼喜課題組長期從事細胞死亡與免疫應答研究。已發現壞死小體組分RIP1/RIP3形成功能性澱粉樣纖維複合物,作為級聯放大平台,激活程序性細胞壞死(2012Cell);通過結構生物學方法解析了壞死小體的高分辨率三維結構(2018Cell);發現多個程序性細胞死亡的調控分子(TRIM21TRIM25SP1),並闡明相關作用機理(2021&2022Cell Death Differ2023 Mol Neurodegener; 2024 Cell Death Dis)。

1. ZBP1通過形成凝聚體來介導Z-NAs識別和下遊信號轉導

万博英超狼队网官方网 謝飛豔博士和吳敵博士為論文共同一作,李繼喜教授和溫州醫科大學蘇誌鵬教授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香港科技大學黃晉卿教授給予了支持和幫助。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支持。

論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19-024-06889-y


Baidu
map